医药之梯,一个专业的医药人才招聘网站!
, 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医药动态 > 正文

科创板开市上演“速度与激情” 医械赛道迎来“冰与火”考验

时间:2019/07/23来源:新浪医药阅读:916

7月22日,万众瞩目的科创板鸣锣开市,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受到资金热烈追捧,开盘悉数上涨,多股开盘翻倍,其中两家医学器械公司:心脉医疗(688016.SH)和南微医学(688029.SH),截至今日收盘,分别呈现242.42%涨幅以及110.70%涨幅,位列涨幅榜第三位以及第12位。

作为首批上市的客场企业,南微医学和心脉医疗均属于医疗器械方面不同的细分领域,从目前已经过会的科创板整体情况来看,在32家生物医药企业里面,医疗器械企业占据了15家,究竟为何这两家企业会率先脱颖而出?医械企业又为何纷纷偏爱科创板赛道,今天我们来详细解读。

南微医学,从一波三折到加速冲线


从2018年11月5日中央宣布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7月22科创板就绪开市,短短八个多月时间,资本市场被“科创板速度”刮起一阵旋风,作为凸显其创新速度的代表,南微医学科创板IPO今年4月3日获上交所受理,4月14日进入“已问询”状态,6月17日获得上市委会议审核通过,6月19日提交注册,7月2日注册生效,7月22日就成为首批上市交易的科创板企业了,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然而,回顾南微医学的上市历程,可谓一波三折。


  • 2015年,南微医学在新三板挂牌,并在一年后的6月终止挂牌;

  • 2017年5月,南微医学向证监会递交了申报稿,公开募集资金4.43亿元;并于当年12月进行了预披露更新,准备冲刺主板;

  • 2018年3月,南微医学出现在证监会IPO终止审查的名单中;

  • 2019年4月3日,南微医学重新提交了申报稿,正式开启科创板征程!


数据显示,南微医学2016年至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4亿元、6.41亿元、9.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645万元、1.01亿元、1.93亿元,公司营收增长强劲,净利润增速也逐渐加速,一切似乎都很美妙。

但实际上,南微医学原本主营内镜诊疗器械以及耗材研发销售,业绩增速平平,此后通过并购增加了肿瘤消融设备以及相关的耗材产品线,使得最近几年的业绩开始改善,这才有了在科创板上市的可能。

资料显示,南微医学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以及销售,建立了内镜诊疗、肿瘤消融和光学断层扫描成像三大技术平台,是国内微创诊疗器械领域的龙头企业。而在目前上述三个细分领域,南微医学和其对标国际巨头波士顿科学等企业的产品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国内,南微医学和鱼跃医疗、新华医疗这样有稳固的市场地位以及研发能力的企业相比也稍显不足。

除此以外,结合南微医学的招股说明书和以往的经历,目前仍然存在着境外贸易风险过大、重销售轻研发、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等风险。

心脉医疗:遥遥领先却仍内忧外患


心脉医疗虽然上市速度不如南微医学,但是涨幅速度在今日遥遥领先,收盘涨幅242.42%,最高点涨幅直逼367%左右,足见其实资本热度。

心脉医疗成立于2012年,是港交所上市公司微创医疗旗下的子公司之一,主要产品为大动脉支架系统、术中支架系统等血管支架产品。其多个产品已经实现中国甚至全球第一,按照产品应用的手术量排名,2018年心脉医疗在我国主动脉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国产品牌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此外,资料显示,公司产品广泛用于国内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700多家 医院,且出口至南美及东南亚等地区,销售渠道网络非常成熟。

数据显示,心脉医疗在2016年-2018年,心脉医疗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高达77.66%、78.69%和79.21%,财务表现亮眼。

同样看上去很美,但其仍然存在着内忧外患的考验。

从财务数据上来看,2016年、2017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只有39.59%、54.07%,2018年开始逐渐上升到73%,近3年存货余额分别为2410.01万元、2589.81万元及3372.15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2.78%、11.55%及12.54%,公司将存货减值风险列入了风险提示。

而从公司运营层面来看,和南微医学一样,心脉医疗也处于没有实控人的情况。甚至还存在着与母公司微创医疗旗下的微创心通同业竞争的风险。

除此以外,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早早地就被美敦力、戈尔、库克跨国竞争对手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因此,跨国企业的价格策略、市场策略均会对心脉医疗的市场份额、毛利率均会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以肿瘤介入、血管介入和影像介入的威高股份在成功收购美国爱琅医疗器械控股有限公司后,也是发展势头迅猛,是心脉医疗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想要在内外夹击的情况下杀出重围,心脉医疗仍然任重道远。

医械企业扎堆科创板赛道

根据数据统计,在目前已经科创板的上市名单中,有32家医药企业,其中医疗器械企业就有15家,这些医疗器械企业主要集中在影像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三大板块。


在此之前,不管是主板、创业板还是港股似乎都更青睐药品研发制造企业,像医疗器械企业扎堆上市的情况从未有过。

“已经很多年没有追捧科技明星的感觉了”,今日,科创板的涨幅让声佗医疗的董事长普强凌格外感触和激动,在他看来:“医械行业细分领域多而专,细分市场小而美,一些有过硬技术但是市场份额较小的行业隐形冠军,开始有机会借助科创板登陆资本市场。”他相信,未来医械企业或将成为科创板的主力团队,这是医疗器械行业特有的土壤。

尽管目前在资深行业人士看来,这份登陆科创部的医械企业名单,在整个行业似乎“不太出名”,但是普强凌认为,或许这仅仅只是大家对于科创板这块“试验田”仍然保持观望的态度,又或许是科创板目前的上市标准对于很多企业还有一个标准适应的过程。但无论如何,看到身边有企业能够成为科创板的明星企业,对于他这样的中小医械企业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来说,都是极大的鼓舞。

同样,对于资深医疗器械投资人、欧盟研究与创新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孵化联合体秘书长夏文欢而言:“在整个医药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医疗器械始终是一个不错的标的。相对于生物医药,医械企业门槛低、研发周期短,并且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都会好很多,投资人投器械会安全感比较大。”

不过,在他看来,正是因为资本谨慎的原因,这批科创板名单才会看起来这么保守,这是环境的选择和无奈,他相信真正的需要长线投资企业还没有浮出水面。

而对于登陆科创板对于医械企业的意义,夏文欢认为主要在于“创新迭代”和“渠道建设”,结合整个医疗器械的发展情况来看,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进口替代,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医械企业要直接面对跨国巨头打擂台,在已经存在的技术差距下,除了要不断创新赶超,还要利用本土化优势,牢牢占据销售渠道,同时,医械企业是一个需要不断投入创新迭代的产业,因此登陆资本市场获得融资,从而不断实现产品的创新迭代、努力铺设网络渠道正是企业的核心诉求。

总的来说,如今医械企业在多项政策利好的基础上领跑科创板,迎来创新医械时代,但是结合南微医学和心脉医疗的风险判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医疗器械仍然存在极大的考验和风险,有“两票制”导致营销策略改变的风险、有国际局势变化对境外销售和原材料采购影响的风险、有技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还有产能扩张迅速导致的销售风险等等。


声明:本文系医药之梯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

更多»

医药之梯

医药之梯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医药之梯微信二维码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2009347号-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646号 人才服务许可证:33010100057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Olink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反馈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