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之梯,一个专业的医药人才招聘网站!
, 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聚焦 > 正文

解码创新药企2021年报!

时间:2022/05/05来源:网络阅读:452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从长远发展方向来看,手握重磅产品的各家创新药企业,拼的更多是产品竞争力和后续商业化能力。


不过,在2021年,新适应症、药品质量、产能、渠道、销售团队以及医保等要素,仍是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焦点。


继恒瑞医药4月22日发布2021全年财报后,包括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和黄医药等在内的本土领先创新药企均已公布了2021年财报业绩。


从各家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在行业变革与竞争加剧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医药行业调整已步入深水期。


中国本土药企大多是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商业化能力不强,要实现良性的发展还需要企业更加谨慎地布局研发管线,找到满足临床需求的蓝海市场。


换言之,从长远发展方向来看,手握重磅产品的各家创新药企业拼的更多是产品竞争力和后续商业化能力。


不过,在2021年,新适应症、药品质量、产能、渠道、销售团队以及医保等要素,仍是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焦点。



创新药企竞争焦灼:加大肿瘤领域投入


恒瑞医药是最晚发布2021年度业绩财报的创新药企业。


财报显示,2021年恒瑞医药实现总营收259.06亿元,同比下降6.59%;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42.01亿元,同比下降29.53%。


从数据不难看出,曾经的制药一哥已经陷入了行业阵痛期。


面对严峻复杂的竞争环境与产业变革,加大研发投入成为恒瑞医药2021年聚焦的重点。


2021年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6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4%,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3.95%,创公司历史新高。


这也使得恒瑞医药在创新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其在2021年上市的创新药达到了10款,此外还有60余款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250项临床试验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在创新投入上,百济神州更是不遗余力。


根据2月25日百济神州发布的2021年美股业绩报告,以及A股业绩快报,报告期内,百济神州累计营收达12亿美元(约合76亿元),同比大增281%;净亏损同比减少约13亿元,收窄13%。


在研发投入上,2021年,百济神州全年研发费用约95亿元,同比增长15%。


在肿瘤领域,信达、君实、和黄作为行业内的翘楚,业绩也备受关注。


信达生物发布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42.69亿元,同比增长69.0%。其中40亿元来自药品销售,2.69亿元来自授权费。


然而公司的研发费用由2020年17.178亿元增加至21.16亿元,加上销售支出等费用,信达生物2021年亏损31.38亿元。


虽然总体亏损,但其核心产品PD-1***信迪利单抗在销量上保持强劲增长。


在肿瘤药物领域,和黄医药也获得了不错的成果,2021年和黄医药总收入增长56%至561亿美元;2021全年肿瘤/免疫业务的综合收入为196亿美元,增长296%。


相比之下,君实生物有些逊色。尽管2021年营业收入约40.25亿元,同比增加152.36%,但从收入构成来看,君实生物喜忧参半。抗肿瘤药收入4.12亿元。


君实生物的抗肿瘤领域上市产品仅特瑞普利单抗一款,因此这代表着特瑞普利单抗的2021年销售成绩。


相较于2020年度,君实生物的明星药物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在2021年度收入锐减58.96%。



本土创新特点:资源投入扎堆


有行业分析认为,在疫情持续影响、行业变革与竞争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医药行业调整已步入深水期。


眼下,各家药企将难以避免调整期的阵痛,但创新研发实力仍会不断加速释放,这也成为本土创新药企持续发展的一大关键。


选好赛道最为关键,当下肿瘤药物也成为本土药企竞逐的重点方向之一。


中康科技统计显示,近五年来获批上市的新药中肿瘤药物数量达到15种,占比超60%;生物药则集中在以PD-1为首的单抗。


2021年,多家公司成功上市了PD-1/PD-L1***。


安信证券统计,预计至2022年底,将共计有17款PD-1/PD-L1单抗、1款PD-1/CTLA-4双抗在国内上市,其中国产PD-1/PD-L1共计14款(含双抗)。


中国创新药目前正在高速发展,但主要以快速跟进海外前沿项目为主,做me too、me better开发,原创能力不足。


一个领域一旦临床上获得了很积极的效果,中国的药企往往会蜂拥而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同一个领域的药物研发中,为未来商业化竞争埋下潜在的风险


例如,目前围绕KRAS靶点治疗肿瘤各阶段药物的分布,已经有上市药物1个,临床2期到申请上市阶段的药物总共8个,有46个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前研发。如果现在立项,经过10年的开发,很可能会与仿制药竞争,风险很高。


反观处于发展成熟期的跨国药企,研发布局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发展战略,在策略性治疗领域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


由于国内新药开发策略同质化严重,热门靶点扎堆,临床试验设计雷同,容易进入资源竞争。



中国式创新方向:全球化布局是趋势


本土创新药企的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剧。除了产品扎堆,2021年医保目录调整的落地、集采政策的实施,也让国内药企面临着产品大幅降价、成本回收期增长的环境。


根据2021年的医保目录调整,共有74 种新药进入医保药品目录,11 种药品被调出目录,67 种目录外独家药品谈判成功,平均降价61.71%,新纳入药品涉及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多个领域。


此外,自从2018年的4+7城市带量采购开始后,集中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


实际上,近两年来,本土企业向创新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并且立足全球化创新也成为基调。


按照业内共识,本土创新药企一方面通过“license-in+自主研发”双轮驱动的模式推动创新节奏,另一方面,也在推动license-out,将药物的海外权益授予欧美公司,使得中国的新药开发速度与国际大型制药公司间的时间差正在缩短。


但是,如何让创新药的海外出口走得更加顺利也极为关键。


首先,创新药企的全球化出海策略要聚焦最好的产品管线,就是一定要把最好的产品先开发出来,只有最好的产品你才能带到国际;


其次,药物开发要立足于以最早介入国际为原则,而不是想到上市的时候才考虑国际化;


此外,在布局早期就应该在海外搭建相应的临床运营团队,在当地打造专业化的人才研究队伍,并且能直接与FDA进行沟通。


中国本土药企走向全球化发展是必由之路。


集采带来的创新驱动,以及资本涌入使得行业竞争白热化,唯有加速全球化创新布局,方能立于不败。


声明:“医药之梯”公众号本篇文章转载自其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衷心感谢!


医药之梯

医药之梯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医药之梯微信二维码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2009347号-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646号 人才服务许可证:33010100057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Olink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反馈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