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之梯,一个专业的医药人才招聘网站!
, 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医药动态 > 正文

重大区域战略下医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I—京津冀

时间:2024/04/23来源:医药之梯阅读:129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步构建以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为核心的产业集群。2015年正式颁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依托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产业互补与协作发展,已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关键集聚地和重要推动力量。

图片1.png

图片来源:国家*****网站

一、看产业基础

01市场主体数量质量双优

截至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相关企业北京市约3200家、天津市1200家、石家庄市700家;其中,三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总和超1100家、专精特新企业总和超450家,得益于京津冀地区医药工业发达,市场主体数量和优质企业资质均具有良好的基础。

从代表性企业情况来看,北京市更受医药外资和大型国央企青睐,汇聚了北京诺华、拜耳医药保健、赛诺菲(北京)、中国医药集团、华润医药、同仁堂、四环制药等14家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医药领域上市公司163家;天津拥有诺和诺德、施维雅、红日药业、天士力、天津市医药集团等5家医药工业百强企业,部分科技型企业高速发展,汉康医药、赛诺医疗、天堰医教、康希诺生物等正在跨越亿元规模;河北省医药工业基础优势突出,拥有神威药业、石家庄四药、石药集团、华北制药、石家庄以岭药业等5家百强企业。

02创新研发机构人才集聚

高度集中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优势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北京聚集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12家,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重点高校;天津聚集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19家,拥有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知名综合性院校;河北省集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58家,拥有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等众多高校资源。

截至2023年,新药上市数量方面,北京41个、天津5个、石家庄6个;国产医疗器械上市数量方面(以注册证计),北京7105个、天津2564个、石家庄993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方面(以受理号计),北京313个、天津市88个、石家庄市308个。在全国城市中,北京排名基本位于前3位,天津、石家庄基本可排进前15名。

图片2.png

03专业园区承载能力较强

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若干重要集聚区,包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为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确立了“北部基础研发、南部高端制造”的产业发展格局。

天津市构建了以滨海新区为核心的区域发展布局,同时围绕天津开发区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天津健康产业园、武清医疗保健产业园、北辰现代中药产业园以及西青现代医药产业园等关键产业园区。

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聚在石家庄、沧州、安国三大产业基地,石家庄高新区主动承接来自京津及其他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生物医药产业转移,已成为该省医药产业的重点发展园区。

二、看协同特点

01政策导向明显,但地方配套还不完善

自***总书记提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始,国家和三省市均出台系列政策推动生物医药发展,同时也以**主导推动建设了部分飞地、园区,顶层设计相对完备,但受生态配套和监管政策差异,协同落地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跨区域监管政策在持续探索,但细节还需打磨、力度还需加强;例如在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实现了“北京药、沧州产”异地监管,避免外迁药企繁琐的药品转移审批、注册手续,但在此模式下,外迁企业仍需保留在京法人主体资格,多以分公司的形式设立,在当地难以享受面向法人主体的相关优惠政策;另外,受制于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所属地限制,该类企业的产品也无法直接进入河北市场。

02产业错位明确,但资源基础差异较大

在产业优先发展领域上,北京着重推进化药制剂、医疗仪器、生物制品以及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天津致力于高端化学试剂、中药大品种、生物制品、高端医疗器械及医药服务外包等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拓展;河北聚焦于化药产业的发展,产业布局呈现资源互补、有效错位。但受制于三个区域基础禀赋特别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发展不均衡,高端产业转移有难度;例如,固安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主要承接北京生物医药企业,核心业务为生物制品开发、基因工程产品开发等,园区的创新、资本要素难以满足产业全面发展需求,部分搬迁企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03区域链条建立,但跨省合作形式单一

京津冀产业链协作分工模式基本形成,即北京以医药总部、创新研发、市场准入、营销策划为核心,提供产业人才、资金、创新资源;天津和河北以中试放大、生产制造、仓储贸易为核心,提供土地、技术人才和产业环境支撑。例如,在化药领域,部分北京企业把原料生产环节搬迁至河北,所产出的原料药主要供应位于北京总公司,构建基于企业内部的跨省协同,但目前类似的协同模式主要在单一企业内部开展,中观与宏观层面的产业链协同并不普遍。

三、看推进路径

01完善异地监管政策措施

进一步扩大异地监管政策适用范围,探索开展京津冀药品审评审批互认、中药材标准互认等,在统一监管标准、协同监管与发展、案件查办联动、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应急联动、重大活动供应保障等方面开展全面协作。

02引导产业要素扩大流动

通过加强政策扶持、设立京津冀区域医药产业基金等形式,**主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实施“以资招商、以资引才”,引导创新资源分布更均衡;搭建区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产业联盟、实施定向人才培养等,提高河北对京津科技成果的承接能力。

03强化新兴产业协同建设

(三)强化新兴产业协同建设。结合三省市创新资源丰富和制造能力雄厚的优势,聚焦区域内原料药等传统产业升级延链,创新药械等新兴产业补链强链,数字医疗等未来产业加快建链,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激活科研和临床资源,促进科技转化,发展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模式,合力做大新兴产业规模、做强产业链韧性。

—END—


医药之梯

医药之梯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医药之梯微信二维码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2009347号-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646号 人才服务许可证:33010100057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Olink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反馈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