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之梯,一个专业的医药人才招聘网站!
, 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聚焦 > 正文

第一三共出售在华业务

时间:2022/04/01来源:医药之梯阅读:462

今日,第一三共(中国)与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药友”)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并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相关转让信息。

 

根据发布的信息显示,第一三共(中国)向重庆药友转让大陆地区可乐必妥制剂的生产销售权和生产该制剂的生产公司全部股权,预计将于今年8月底完成转让。对于本次交易转让价格,第一三共(中国)并未公开。


image.png

本次交易完成后,重庆药友将拥有第一三共制药(北京)公司100%股权以及其产品可乐必妥片剂(0.1g*4片、0.5g*10片)和针剂(100ml:0.5g、50ml:0.25g、150ml:0.75g)在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的产品权利。

 

第一三共(北京)属于第一三共(中国)100%控股关联子公司。重庆药友为复星医药重要控股子公司。

 

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肿瘤领域

 

作为仅次于武田制药的日本第二大制药企业,第一三共先后经历了西方制药巨头的挤压与竞争,以及专利到期的“中年危机”,为了应对挑战与变化,第一三共调整布局,调整相关业务产品,并将目光移至抗肿瘤药物,大力前瞻押注ADC药物。

 

去年3月份,第一三共(中国)就曾传出计划合并心血管、抗感染、呼吸镇痛线的消息,同时伴有相应产品线的裁员。主要原因还是公司呼吸镇痛线乐松片和抗感染产品线可乐必妥片进入了第四批国家集采,而后者中选产品的7家企业,均是国内药企。

 

其实在此之前,第一三共已经陆续出售成熟产品业务。去年,第一三共将公司包括降压药Acecol和抗菌药Banan在内11种成熟药品在日本的生产和销售权转让给Alfresa控股子公司Alfresa制药。当时第一三共表示,未来将在优化业务的同时,将公司资源更多地集中在肿瘤领域内。

 

第一三共在中国市场的产品配置主要集中在心血管、抗感染和呼吸镇痛三个领域,明星产品包括傲坦、美百乐镇、里先安、阿斯美、乐松、可乐必妥等,其中大部分符合慢病用药的市场特征。

 

第一三共(中国)基础医疗事业总部总经理郭丽华曾在媒体上介绍,2021财年第一三共的整体销售规模预计突破30亿元,位列在华外资企业第23位。


 

跨国药企在华业务“瘦身”

 

随着一致性评价和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中国仿制药市场格局已经出现重大变化。原研药被加速替代,再加上集中采购的影响,跨国药企在华业务受到巨大冲击。因此,跨国药企拆分旗下成熟产品,或直接将成熟原研药出售,从而聚焦高价值疾病领域似乎已成行业趋势。

 

在国内医药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各大跨国药企在华策略与第一三共转型思路一致的,还有罗氏、礼来、GSK、武田、辉瑞等,他们的表现甚至更为激进。

 

早在2018年3月,罗氏制药中国就将旗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产品(商品名:罗可曼)在中国大陆范围内的推广和分销权正式授予亿腾医药。2021年3月,罗氏制药中国又宣布将旗下卡培他滨片(商品名:希罗达)和盐酸厄洛替尼片(商品名:特罗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市场推广权授予百洋医药。

 

2019年7月,GSK将苏州工厂及持有的乙肝药物拉米夫定片以2.5亿元的价格转给复星医药。

 

2019年9月,诺华宣布拟以7.9亿元转让剥离技术与药品开发资产后的苏州诺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给九洲药业。

 

2020年年末,武田制药将在中国大陆的部分处方药业务剥离,由海森生物接手,这笔交易总额达到约3.22亿美元。被剥离的处方药包括心血管和代谢领域的“必洛斯”“亚宁定”“艾可拓”等非核心业务。其中,“必洛斯”已被纳入集采,其他产品市场份额也不是很高。

 

昨日,海森生物宣布正式完成对武田制药该项业务的收购,将独家拥有这些药品在中国大陆的专有权,而直接隶属武田制药中国大陆内科事业部负责这些产品的员工也将会加入海森。

 

2019年4月,礼来宣布与亿腾医药签署协议,向其出售旗下抗生素产品“希刻劳”和“稳可信”在中国大陆的权利以及位于苏州的“希刻劳”生产工厂。其实,此前早在2016年底,礼来就已经将这两款产品大陆地区的推广及分销权交给亿腾医药。

 

2021年6月,礼来又将希爱力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权利出售给了意大利制药企业美纳里尼。礼来出售希爱力后,将集中资源加速重点疾病领域新产品及新适应症在中国的上市、优化业务推广模式。

 

2021年3月,辉瑞卖掉了建成使用不到三年的杭州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包括基地内的辉瑞员工被药明生物一并接收。这家工厂花了20多个亿,自从建成还没有正式投产。

 

……


近年来,跨国药企普遍面临原研药的“专利悬崖”。而且,随着集采的推进,跨国药企的“超额利润空间”已经被逐步压缩,尤其是“过气专利药”的获利能力已经比新药低甚至归零。因此,剥离式微业务、聚焦核心业务成为企业转型的必然。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加速了中国仿制药替代的趋势,从而推动创新药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章:

[1] 新浪医药:《第一三共:顺势而为,“卡位”处方药零售》

[2] 健识局:《跨国药企10年收入翻5倍,集采时代却将业务拆分》

[3] 药融圈:《精耕细作十余年:力争成为全球第一的ADC公司-第一三共》

[4] 第一三共中国:《关于第一三共转让可乐必妥制剂在华业务以及关联子公司的事宜》

[5] 新浪医药:《新浪医药年度盘点|风向生变 2021跨国药企在华密集“瘦身”》

[6] 新浪医药:《萌蒂1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盘点近年来跨国药企在华“瘦身”行动》

来源:思齐俱乐部

整理:四叶草

排版:Joyce

责编:Adam


声明:“医药之梯”公众号本篇文章转载其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衷心感谢!


医药之梯

医药之梯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医药之梯微信二维码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2009347号-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646号 人才服务许可证:33010100057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Olink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反馈
建议